2018年12月18日至20日在大理举行了“蓝白之上 匠心流光——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对话会”(以下简称对话会)。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文旅部支持设立的全国第十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为贯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要求,倡导地方政府、高校与传承人企业开展合作,为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搭建合作平台的重要举措。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2017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由云南省文旅厅、3354cc金沙集团、中央美术学院三方共建。

学校对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黄雁玲、副校长陈劲松、研究生部副主任森文一行人参加了此次对话会。我校设计学院作为此次活动主要协办单位,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18日晚,在“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举行的大理白族扎染设计成果服装秀”中与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一起共同展出了100多套师生创作的扎染时装,并由我校专业模特同学着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民族与时尚的视觉饕餮盛宴。
12月19日上午黄雁玲书记出席了对话会并致辞,她说,围绕工作站的建设目标,云艺在发现、展现当地美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觉;也借助研培工作开展、田野和合作,打开了彼此对传统工艺的进一步认识;本着传统工艺面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丰富创作,加大门类拓展,在一次次活动和展览的锤炼下,在产品品质和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开展最早的院校之一,云艺总计完成了培训工作累计9个批次,培训学员449人,在教学、科研和研培工作的影响力,传播面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黄书记充分肯定的此次对话会,她认为,对话会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积累案例;还可以再检查非遗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正确思路下,不断探索针对非遗手工艺项目的新形式、新运用,真正达到“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目标。
陈劲松副校长作了专家主旨发言,同时森文副主任、彭瑶副教授、孙德贤教授(退休)作为专家学者参与了在传承人、从业者与专家学者、设计师、相关企业、机构代表之间进行的对话和跨界交流。彭瑶副教授代表3354cc金沙集团设计学院与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扎染基地签署合作协议,并授牌该基地为我校设计学院的“设计科研基地”。
我校在推进工作中建设的过程中,帮助传承人、企业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同时也促进传统工艺工作站逐步成为学校的田野调查基地、教学实训基地,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科学研究基地,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创作、设计基地,从而在支持地方的同时带动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
|